?
衡阳之美,美在山水,胜在人文。千年雁城,历史厚重、人文荟萃,保护利用好衡阳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对赓续中华文脉,增强衡阳文旅核心吸引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5月至10月,在傅萍副主席带领下,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组成课题调研组,围绕“保护利用民族宗教优秀文化资源,推动我市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就“深度挖掘文旅资源禀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后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进行对比调研,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前往常宁市、衡山县、南岳区、珠晖区、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等实地走访调研座谈,较为全面掌握课题第一手资料,在多次商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扎实有力。积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全过程,形成全市开展铸牢教育的思想共识。通过挖掘“祁东云南大支边”、塔山瑶族乡脱贫攻坚成果内涵,创作精品力作等方式,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阐释、政策解读和故事宣讲。在各景区景点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不断推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向深入。
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常态长效。加强与新疆等地联系,在传统节日举办“寿岳米 新疆果 粽叶情”端午联谊活动,衡阳市“中医药香溢中秋 衡吐情长聚雁城”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等。承办了湖南·吐鲁番青少年暑期“同心营”暨“石榴籽一家亲”少先队员夏令营活动,充分调动各景区景点积极性,举办了衡阳市“石榴花开处 雁城景更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景区(景点)解说员评选活动。全市积极开展外来流动少数民族妇女免费“两癌”筛查,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南岳忠烈祠等景点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清明祭英烈”等活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各族青少年交流基地。
三是民族乡文旅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加大对衡阳唯一的民族乡—塔山瑶族乡的发展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能带动辐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紧优秀瑶族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发扬,西江天堂瑶寨,瑶族风情园逐步打造成形。新开辟的东江峡谷等旅游景点,现已完成线路规划,并建好东江峡谷简易游道。瑶乡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年游客数量达到100万人次,旅游逐渐成为瑶乡群众致富的龙头产业。
二、存在问题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把握得不够全面,在宣传方式、宣传内容、活动载体上不够新颖,局限于老调子、老套路,大多数机械地、简单地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为标语进行宣传,虽然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但缺少地方特色亮点,给人造成千篇一律的感觉,在宣传效果上打了折扣。
二是文旅促进“三交”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促“三交”活动的计划性不强,各族群众日常交往交流自发性、习惯性居多,虽然举办了一些促“三交”的活动,但不够经常,缺少365体育官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入脑入心的活动载体和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活动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是民族乡文旅融合发展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受人力财力物力限制,虽然在文旅融合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瑶族乡的文旅融合发展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对瑶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和创新的力度不够,依托瑶族文化打造的景区景点民族特色不浓,能让游客参与、体验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点和面相对较少。
三、经验启示
近年来,新疆深度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的全要素中,不断增强旅游体验中的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宣传教育有效。近年来,新疆积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阿克苏地区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民族团结进步南疆先行区。阿克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运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呈现了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局面。阿克苏地区还注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生走进地区文博院、温宿姑墨古国遗址等景区景点,深化青少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知。
二是文化传承有力。 喀什古城中打造的吾斯塘博依街道古扎社区、老城改造纪念馆、百年老茶馆、香妃园和百年喀什馆等,作为一批传承民俗文化的体验景点、特色街巷,是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展示窗口。在新疆各地随处可见麦西热甫、萨吾尔登舞蹈等各民族歌唱舞蹈、民俗表演,不仅是对各族文化的传承,更营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氛围。新疆还通过传承节庆活动包括传统佳节,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和符合当代人民精神特征的文化活动,展现出了现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促进各民族互尊互爱、互融共进。
三是文旅融合有度。新疆在开放中不断与外界融合,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平台,各民族旅游从业者共同经营、共同生活,呈现出一派祥和团结的景象。游客们在新疆可以深度体验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品尝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餐饮美食,去新疆赏不一样的美景、尝不一样的美食,体验不一样的旅游感受已经逐渐形成大众的共识,新疆特有的旅游资源和独特人文历史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吸引国内外广大游客,助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四、意见建议
借鉴新疆“文化+旅游”的思路,应深度挖掘我市文旅资源禀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开展文旅促“三交”活动,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体验中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持续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做到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
一是聚焦“研学游”,强化宣传教育。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领航青少年成长。文旅部门挖掘好青少年研学资源,同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同创新研学课程和线路设计,在市区打造包含衡阳市博物馆、衡阳市老工业基地文展馆、衡阳党史陈列馆、湘南学联等旅游景点在内的宣传教育路线,通过“学”“游”深度融合,让各族青少年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沉浸式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通过打造宣传教育专线,充分统筹好、运用好我市其他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抗战纪念馆、革命人士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馆等文旅场馆,拓展全市各族青少年研学活动范围和内容,全面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二是创新“文化展”,注重文化传承。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景区(景点)发展的基石。“改”“立”结合,创新传承方式,秉承文化内核。以石鼓书院、船山书院等文化旅游景点(景区)为切入,保持弘扬船山思想、湖湘文化核心不变,深入实施展陈提升工程,改变传统的、不具备吸引力的文化呈现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举办可持续文化展览,注重视觉展现、互动参与,让各族群众在游览中感受先人们的责任担当、民族气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斗争精神等。通过打造文化传承专线,全面统筹打造包含非遗展示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在内的文化传承路线。在这些场馆中,利用传统节庆,通过文化展览让各族游客深刻体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感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体会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共同体意义。
三是培养“明白人”,打造文旅高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全方位嵌入重点展陈及景区景点,加入导游词、讲解词中,纳入景区景点员工学习培训。以南岳衡山风景区、雨母山风景区、常宁塔山瑶族乡等为主,加强对景区管理人员、讲解员、导游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培训。以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为遵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推动各景区景点讲解词、宣传语进一步规范完善,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景区(景点)解说员评选活动,让讲好衡阳故事,擦亮衡阳名片成为一种自觉,让“周末不忙,来趟衡阳”成为一种习惯,推动将衡阳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文旅高地,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生活福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