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赵文果)近日,一宗标的额近150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在法院与工商联的联动调解下成功化解。这不仅是多元解纷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务实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路径。

本案中,债务人衡阳某公司与债权人银行之间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若通过传统诉讼程序,不仅耗时较长,也可能为企业经营带来不确定性。为从源头定分止争,法院携手工商联启动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发挥工商联的商事调解优势与法院的司法保障作用,引导各方在先行调解中达成协议。
经调解,各方快速确认了包括尚欠本金1490万元在内的债务明细,债务人承诺了还款期限,担保方亦明确承担连带责任。该协议有效避免了诉讼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信用损伤和经营困扰,助力其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协议同时经过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若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债权人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确保了调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本案的成功调解,生动体现了南岳法院在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涉案企业正常经营的负面影响。这种“法院引导、工商联协调、企业自愿”的先行调解模式,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解纷成本和时间成本,是司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